您的浏览器版本太低,将不能正常浏览。请升级 Internet Explorer或使用Google Chrome浏览器。
如果您在使用双核浏览器,请切换到高速 / 极速 / 神速 核心。
关于中美瑞士贸易谈判的声明应该着重关注的四个问题
贝博平台网站谁知道
2025-08-04 03:13:08 贝博平台网站谁知道

  中美瑞士贸易谈判将关税调整至接近4月2日水平(美对华30%+24%暂停,中对美10%+24%暂停),但中国基准关税仍高于美国与其他几个国家;稀土战略作用弱化及西方产能提升导致稀土的贸易工具作用弱化;对比美英协议,后续谈判中,中国可在非关键领域让步;由于内需改革滞后,我们的经济仍依赖对美出口,需通过谈判稳定贸易关系。

  一、关税战最大的超预期,就是在中美两国会谈的努力下,终于回到4月2日的起点。

  中美瑞士谈判,一些人认为最大的超预期,是中对美关税降至10%+24%暂停90天,美对中降至30%+24%暂停90天,美方最后的关税降幅超过特朗普周五说的可以降至80%。

  事实上,4月2日特朗普在宣布对等协议时,美国对中国的关税目标,就只有20%的芬太尼关税和34%的对等关税,合计54%。当时的54%也能谈判的,因为几天后美国就宣布对中国之外所有国家只征收10%的关税,其余关税给予90天谈判暂缓期。

  所有,不管是中方会谈后表达的取得重大进展,还是美方表达的达成了某种协议,双方都只是取消了4月2日之后赌气乱加的关税部分,但留下了双方都认为合理的所谓基准关税。让谈判的起点回到了4月2号当天,这意味着:

  1,我们接受了之前加征的基于芬太尼的所谓20%的加征关税,以及4月2号加征的面对全球所有经济体的10%的基准关税,这30%的关税继续保留,从这个点开始重新再做谈判,各位明白吗?

  2,其他国家是在保留10%关税基础上与美国谈判,我们是在30%关税基础上与美国谈判,从这个意义上,还没有线%暂停的关税,还有声明没有提及的双方对指定商品加征的关税,非关税措施,未来双方还需要去谈,如何进一步去真正的签订一个中美贸易协定,就像美国跟英国一样。

  4月2日之前,特朗普对我们的钢、铝、汽车和汽车零件征收25%的关税,4月2日之后对我们的小包裹征收包裹价值120%的税款,或每件包裹100美元的固定费用——该费用将于6月份上调至200美元。

  在2月4日和3月4日,中国对美国煤炭液化气、鸡肉、棉花、小麦、玉米加征15%的关税,对原油、农机、大型汽车、高粱、大豆、猪肉、牛肉、水产品、水果、蔬菜、乳制品加征10%的关税。

  5月8日,美国与英国宣布达成一项贸易协议,这是特朗普政府推行全球“对等关税”政策以来的首份正式协定。尽管被双方称为“历史性突破”,但协议并非完整的自由贸易协定(FTA),而是聚焦特定行业的框架性文件,主要内容包括:

  英国的一家航空公司宣布将在今年晚些时候购买价值 100 亿美元的波音飞机;

  双方同意简化英国科技公司进入美国市场的流程,减少文书工作,为英国打开一个巨大的市场;

  约定了在技术、AI和制药领域探索进一步合作的可能性。双方都提及,该协议将电影关税、数字服务税或医疗服务等敏感议题,作为两国未来谈判中的焦点。

  5月10日,三郎在《美英达成首份贸易协议,对后续与美贸易谈判的示范和警示》一文中指出,美英贸易协议为其他几个国家与美国开展贸易谈判提供了重要的示范和警示,其框架性设计、行业针对性和外交策略均具有借鉴意义,同时也暴露了特朗普贸易政策的复杂性和潜在风险。

  从中美瑞士贸易谈判最后的结果看,中方与美方达成的初步协议,以下几方面与英国对比有较大差距:

  1,美对英只有10%的基准关税,对我们的基准关税是30%+24%90天暂停关税;

  2,在基准关税基础上,我们对美出口的钢、铝、汽车和零部件,还有额外的25%的关税,但英国的这部分已经被美国降至0%;

  3,英国用豁免美国牛肉关税、乙醇关税和100亿美元的波音飞机订单,换来了1和2。英国这么做,是为保护其必须依赖对美出口的产业。

  英美的关系多密切我们就不提了,亲兄弟在贸易中都要互相让步来达成协议,那些将谈判和让步视为“跪”的人,就显得格外蛮横无理了。

  我们应该借鉴英国的谈判思路和技巧,对非重要产业的从美进口关税,可以多做让步,换来美国对我们关键产业的关税优惠。在市场开放程度上,应该尽可能与美国对等,在进口金额上,还是该借鉴英国,表态增加进口美国商品1000亿美元或者更多,缩小中美贸易顺差,争取全面取消指定商品关税和90天暂停的24%的关税。如果我们能承诺将贸易顺差缩小一半,20%的芬太尼关税即使不能完全取消,取消一半也是有可能的。

  不少人看到中美贸易谈判联合声明后,认为仍有待解决的核心问题之一是中国对其稀土矿物的出口管制。中国在全球稀土市场中的巨大作用,以及美国希望保持矿产稳定流动的愿望,使这样的一个问题成为该协议中最敏感的部分之一。更有的人觉得,美国关税让步是为了稀土的缓兵之计。三郎认为这种观点过于片面。

  1,如果美国真的离不开稀土,一方面美国不可能挑起贸易战,因为如果离不开中国稀土,美国所有的高科技制造业都将面临灭顶之灾;另一方面,中方不可能接受中对美只保留10%+24%暂停90天关税,但美对中却保留30%+24%暂停90天关税的安排。

  2,实际上,西方拥有稀土矿物质和稀土生产技术和稀土产品产量,其生产正在快速扩大,库存和产能扩大的速度能够很好的满足美国高科技产业的基本需求。此事我在3月18日的《法日合建大型稀土回收厂,日本介入导致稀土出口价格下降过半》和4月13日的《成为贸易战工具的中国稀土出口陷入停滞,但提振了澳大利亚矿业》文章中均有详细介绍与分析。

  3,我们虽然拥有稀土产品的大部分产能,但这既是工具,也是软肋。是工具,可以收紧出口令对付暂时紧张;是软肋,是因我们稀土产能是我们自身需求的数倍,一旦对手完全建立了稀土产业链,我们的稀土产业将遭受重大损失。而西方此前不愿建立稀土产业链,并非缺少稀土矿,也非没技术,更非没钱,仅因环保问题。

  4,作为稀土矿物的主要出口国,中国在这些关键材料的全球市场上拥有巨大的影响力,但影响力正在收缩。

  实际上疫情之前我们就开始慢慢地加强对稀土及稀土产品出口的限制,在白宫于 4 月 2 日宣布其全球关税政策后,作为报复,我国逐步加强了对稀土的出口管制。这些新政策包括要求外国必须申请许可证才能购买稀土矿物。

  为什么是许可证而非禁售?虽然目前中美关系紧张,但我国并不想将其完全与稀土矿物市场隔绝,只是利用稀土产品来威胁美国而已。

  稀土出口对中国稀土产业来说是一笔大生意。2024 年,我国稀土矿物总出口量增长了 6%,达到 55,431吨。不过,由于它们受产量增长但出口减少的影响,价格大大下跌,稀土出口额下降了 36% 至 4.88 亿美元。以此数据推算,由于供给过剩,需求不足,稀土产品价格一年之间下降了39.6%。西方的高科技制造业增长超过15%,但他们进口我们的稀土产品仅增长6%,其需求缺口怎么样才能解决的?说明他们的产业链发展非常迅速,自身的产能增长迅速。

  基于我们投资推动经济稳步的增长的经济发展模式,我们建立了从资源分配、收入分配到产能分配的以生产为主的经济体制。从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到产业政策,我们几乎大多数的经济政策,都在围绕着如何投资企业、如何扩大企业产能、如何增强企业价格竞争力来推动国内无法消化的产能出口在布局。这一套机制,推动了中国工业的迅速扩张和出口的迅速增加,但与此同时,也严重压抑了国内个人收入和社保水平,抑制了国内消费能力,导致中国的经济一方面严重依赖投资,一方面严重依赖出口。而过快的投资所增加的产能,又加剧了对出口的依赖。

  严重的政策惯性,导致我们实施从投资+出口的经济发展模式向消费模式的转换十分艰难和缓慢,你们可以观测到,即使现在慢慢的变多地提及要提高个人收入,扩大内需,但现有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还是以产业政策为主,以保企业为主。在提高个人收入和社保水平上,还缺乏清晰和具体的措施。

  所以,在建立消费主导的经济发展模式之前,我们的经济稳定仍然需要依靠出口,特别是对美出口。其中一个重要数据是,去年我们对美国的贸易顺差,占到去年我们GDP的2%。对美贸易顺差减少一半,我们的GDP就会缩小1%。这对我们的就业、税收、企业存活,都是巨大的影响。

  因此,我们一定要支持国家与美国的贸易谈判,支持谈判代表在谈判中按照互利互惠、合作共赢的原则,用进一步开放市场、降低一些类别美国产品进口关税的形式,交换美方降低对我们的普遍关税和重要产业的关税。